近年来,对标题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…..
三年前,逐步意识到输出的重要性,便开启了博客。
输出意识初醒
未经过整理的信息,其实,大部分都成了噪音,整理思路以后写下来,既是对信息的检查分类,更是对大脑的锻炼。
输出不只是写作,现在流行的视频媒体,博客,图文,直播……这些都是输出。
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,输出方式也不尽相同,所以,其实,没有严格的参考,随心出发。
有想法去落地,探索无知的自己
如果有可落地的想法,也可尝试下低成本创业。
在理财类书籍上看到过一句话:“一旦离开原来的工作并开始创业时,你的无知就会立即显现出来”。
究其原因:一、平台赋予的光环和属性是属于公司这个平台或老板的个人魅力。员工很多时候会幻以为是自己的能力突出,假设该员工拿到等量的资源和配置,也未必能成功,更何况获得同等资源和配置这个前置条件,需要多少时间精力去获取。要不然,怎么会流传这么一句:90% 的创业者会在最初的 5 年中遭遇失败,他们主要是被种种自己无法预料的事情所击败。正是这些未知的变量最终摧毁了他们的企业。而这一切与学习成绩无关。二、人无法获知自己的无知和弱点。但在碰壁后会迅速做出反应,并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。尝试过才会发现,创业者必须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,对新知识、新事物有良好的嗅觉和判断力。恐惧,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。如果你无法战胜恐惧,那还是乖乖地在公司上班吧!
回到话题,再换个说法,扪心自问:“我的天赋是什么?我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?”是不是开始有思绪了?如果我再说,这个问题,其实也是每个创业者该扪心自问的,你是不是会有输出的想法了?但如果没有执行力,所有天马行空、绚烂多彩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!
为什么在这么多输出里面,选择了写作?
一、因为写作本身是一项艰难的任务,首先你需要有想法,其次你需要将碎片的想法,再加上案例或数据,然后用严谨的思考整合成一篇观点鲜明逻辑通顺的文章。或者,不妨像我一样,开始时随意一点,写随笔,比日记更正式一点的那种,这就是先完成,继而完善,最后完美。个人观点:我想在趁年轻的时候,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——正如写作。
二、写作本身是一个“锻炼”大脑的事。而这件事所带来的回报就是你掌握了思考的主动性,以及思考能力的提升。而在当下时代,很多人会把写作这件事交给 AI。而我笃定的是:在当前时代,“会思考的人”和“不会思考的人”的分界线要素中一定包含写作。
三、我深度思考过一个问题: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社会嘈杂的声音告诉我们,这很重要,那也很重要。但总有几个最基本的,在信息时代受到的冲击最小。其中就包含学术领域中的阅读、写作。至于其他几个基本面,暂不做讨论。
小领悟
一个既定的事实:多数普通人一生的大多数时间,都在为赚取钱财这事努力。如果把大部分普通人赚钱的方式笼统称之为采矿,剩下少部分人赚钱的方式称之为点石成金,那么点石成金的四步中的第一步,一定是商业化。
从 2022 年写到 2025 年,三年多的时间,才总共写了 100 多篇。没有钱财收益,全是随心而作,但最大的收获是,写作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简单且易于执行。但想要获得收益,一定是商业化。
有天我发现,上述这两点,竟不谋而合。
输出往往起步很难,但再小的改变,也好过一成不变。
知行合一并非顿悟,在大量的输入和输出中,反复思考,终会有所悟、有所得!
推荐王阳明心学——知行合一。
单纯地输入信息并不是成长,向世界输出你的信息才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