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垃圾时间

近两个月最想聊的话题,没有之一…

概念

历史垃圾时间,这个词简单来说,就是当(某个国家或者全球)当某段时间整个社会陷入停滞,而个体又难以扭转局面,整体趋势看似注定失败的时刻。

“历史的垃圾时间”是媒体人胡文辉在文章《历史的垃圾时间,文化的悠长假期》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,文章于 2023 年 9 月 19 日首发于其个人微信公众号“历史的擦边球”上。

胡文辉对“历史的垃圾时间”的解释是“大势已定,败局难挽,无论如何努力,都只是徒然的挣扎,只能求尽量体面地收场而已。”

“垃圾时间”来自英文的 Garbage Time,原指一场体育比赛中,双方分数远远拉开,胜负早已分出,但比赛依然未完,剩余的时间就叫做“垃圾时间”。

历史垃圾时间的第一刀

有人读到这里可能会急于反驳这为什么是历史的垃圾时间?纵观历史,每当进入历史的垃圾时间,最先倒下的永远是文化人、思想者,最直观的是现实主义作品的扩散消逝。太远的先不说,距离现在较近的时期。出现了诋毁莫言的各类言论,《隐入尘烟》全网下架,更早一点的有,《谭谈交通》访谈视频停播,更近一点的谐音词、拼音词,比如赚钱变成赚米等…太多了,简直列举不完。当时只是有点令人叹息,越是真实的文学、影视、访谈,越是封杀的速度之快。本土文学的成长停滞、传播的畸形化,导致最后只留下一种声音:谎言。

数据上用模糊概念加以修饰,混淆视听,营造出一种“听不懂的表象进步”。

即使能阻止文学类作品传播营造的这种感觉,但经济学的数据从不会说谎。

有空可以研究发现:身边人、朋友圈、自己生活的所视区/市的经济学,在历史垃圾时间的阴霾下,无论怎么挣扎,都像退潮下的裸泳,荒诞又可笑。

直观地,第一刀捅向了经济和文学。毕竟,一个是违背经济学的直接影响的现实,一个是防止传播导致的多米诺骨牌的更大崩塌。

个人的历史垃圾时间

历史有垃圾时间,但个人没有。

个人该如何度过历史的垃圾时间?

在历史的垃圾时间里,方向错误,努力只会加速终结。

人类的历史有戏剧性地一面,恐怖的历史垃圾时间可能持续很长,也可能出现跳跃的一面,在数十代人中,机会仅出现在一两代人的生命中,如果那一两代人错失良机、最终失败,可能迎来的是各类尖锐矛盾,最终在阶级固化下残喘,轮回,崩塌。

被动的应对方式有保守的投资和行动,等待垃圾时间过去,有时候反倒有更大概率跑赢大盘。

主动的策略有:跨境/国发展;进入少数增长的行业;积极准备,等待下一个风口。前两项随着人数的激增,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,同时也更快推动了阶级固化,阶层流动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稀少,部分看似可以提升阶层的路,实际上也并不存在,包括考公,如果没有背景资源,也只是边角料而已。贫富差距其实并不可怕,贫富差距形成的阶层达到完全隔离态的时候才可怕,换句话说,阶层流动封死才可怕。极少数貌似可能达到阶层流动的路,暗里实际已经超级卷。真正可以逆转整个局势的路,可能极其困难、极其残酷,这个话题极其沉重,暂不深入讨论。

这个时候,往往清醒的人可能最荒唐,不被理解,被质疑、被抨击,一部分在质疑中倒下,一部分在抨击中真正学会知进退。

在政治上固然束手无策,不妨在生活、文化上放飞自我。

自由的灵魂不该被束缚,不妨想做什么就尽情去尝试、投入、享受。


自勉:想从创业中摸到经济学的逻辑,就付出更多一点吧,青春易逝!


青春意味着什么?

青春不是年华,而是一种心态;不是玫瑰般的脸庞,红润的嘴唇和敏捷的双腿,而是坚韧的意志,丰富的想象力,以及无穷的激情。——塞缪尔·乌尔《青春》

rf.

各类已经被下架的文章!

文章作者: 夜行书生
文章链接: https://yexingshusheng.com/2024/09/li-shi-la-ji-shi-jian.html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夜行书生